禹岩北洋水师学堂纪念馆
严复与北洋水师纪念馆天津水师学校历届毕业生名牌。
天津机械局用砖
1880年8月22日,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正式成立,成为中国北方第一所正规的海军学校。
北洋水师学堂培养了许多有用人才,总统黎元洪、著名教育家张伯苓、现代女作家冰心的父亲谢葆璋等均在此就读。
为训练海军人员而建造。
天津机器局是1867年由三埠通商产业大臣崇厚在天津以东约20里的贾家古道上建立的,地址是现在的天津河东区东局子。
李鸿章在奏章中说:“北洋买蚊船之前,负责驾驶、大副、二副、管理机炮的军官,都是从福建省借来的。来回搬了好几个月,南北水土不一样,又要就地培养人才一天。
”“臣于去年十月奏明拟设练船,选募北省丁壮素谙风涛者上船练习……应就天津机器局度地建设水师学堂,俟落成后,参酌西国成规, 拣派监督、教习,招考学生,入堂肄业,遂渐练习。
事实上,早在北洋水师学堂正式成立之前,李鸿章就于1880年8月6日向天津道、天津海关道、天津机器局发出公函,称:“现在正在整顿海防,军舰所需人员众多,北方人才众多。因此,有必要在天津建立一所海军学院,这在其他日子里被广泛用作抵御侵略的一种方式。
”
同时,李鸿章早就在寻找办学所需的师资。
1880年3月30日,李鸿章致函李凤苞(丹崖),提出了他打算“仿设练船学堂,严宗光(严复)可胜斯任”的想法。
此时,严复已从格林的英国海军军官学校提前调回福州马尾船政学堂任教。
重教造就有用人才。
光绪帝钦准创办北洋水师学堂三天后,严复从福州乘船到上海,再转乘招商局轮船到天津。
以前很多人以为光绪帝钦准创办北洋水师学堂,第一次调严复到天津任教。事实上,严复第一次来到天津是在1876年8月,目的是为了接收李鸿章从外国新订购的四艘炮艇。后来由于英国留学的驾校学生不足,李鸿章改派严复去英国留学。
时隔四年,严复第二次来到天津。
1880年8月27日,严复“拜会”李鸿章,并向他报告。
当天,李鸿章给首任北洋水师学堂督办吴赞诚写信说:“严宗光(严复)在船政月薪百元,自七月起预支三个月,并给路费百元……”
1880年9月1日,严复开始招生。
由于严复在英国受过严格的海军教育,所以他在办学过程中,无论在学制、课程设置,还是教学环节的安排上,均以英国同类学校为标准,尤其注重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,工厂实习或船课是必修的,且占有很重。
此外,严复办学讲求实效,治校严格,奖优汰劣,一切以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为目标。
北洋水师学堂驾驶班第一届学生,入学时有60人,毕业时只有30人。一半都被淘汰了,可见教学之严。